據電車資源統計,2月,新能源物流車銷量為14351輛,環比1月大漲323%,同比增長94.4%。當月新能源物流車銷往268座城市,較去年同期增加了74座城市。其中TOP5城市合計占比為33.87%;TOP10城市合計為49.3%,與去年2月相比下滑了6.7個百分點,市場集中度有所下降。
從城市排名來看,深圳再度拿下月銷冠軍城市;佛山和東莞銷量突飛猛進,排名上實現大飛躍,特別是東莞銷量同比去年暴漲18倍。
湖北實現最大漲幅 廣東遙遙領先
從省份來看,2月,新能源物流車主要銷往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排名前十的省份為:廣東、江蘇、四川、浙江、湖南、重慶、河南、湖北、福建、廣西。
具體來看,廣東以4177輛的銷量遙遙領先于其他省份,一騎絕塵,該省深圳市、佛山市、東莞市銷量均破千輛,包攬城市銷量冠亞季軍;江蘇位列第二名,銷量為1450輛,市占比10.1%;第三名由四川拿下,較1月上升了9個名次,銷量為1070輛,環比增長881.7%。
從同比漲幅來看,TOP10中,湖北、江蘇和湖南同比漲幅較大。湖北銷量同比增長291.9%,鄂州市是其最大增量市場;湖南同比增幅241.1%,長沙市是主要“戰場”;江蘇同比增長234.1%,漲幅第三。
2月,TOP10省份的累計銷量為1.13萬輛,占比達到79%,市場集中度略微下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9個百分點。
東莞同比暴漲18倍 佛山排名大飛躍
據電車資源統計,2月新能源物流車銷量排行TOP10城市分別是:深圳市、佛山市、東莞市、成都市、重慶市、廣州市、鄭州市、長沙市、無錫市、南通市。
與1月相比,2月新能源物流車銷量TOP10城市出現“大洗牌”,除冠軍座次沒變外,有4座“新城市”(佛山、東莞、無錫、南通)進入TOP10榜單,廣州、鄭州、長沙在榜的“老城市”排位跌出前五。其中,南通自2022年以來,首次進入TOP10榜單。
具體來看,東莞憑借1033輛的銷量位居第三,同比暴漲1813%,排名上較1月提升了19個名次,占比7.2%;南通市2022年來的表現,一直在TOP10外徘徊,2月首次進入TOP10榜單,位列第十名,銷量為327輛,同比增長436.1%;廣州市、鄭州市、長沙市這三座城市上月均排在TOP5之內,本月均跌至TOP5外,分別位列第六、七、八名。
從同比增幅來看,TOP10城市中,10座城市銷量均呈正增長。東莞市同比增幅最大,為1813%;其次是南通市,同比增長436.1%;第三是佛山市,增幅為232%,其進步明顯,排名從上月的第38名升至本月的第2名,簡直是“狂飆”。
總的來看,2月,TOP3城市的銷量合計占比為22.9%,與去年同期相比,份額下降了5個百分點;TOP10城市的銷量整體市場占比為49.3%,同比了下降6.7個百分點。
2023年1-2月新能源物流車城市銷量TOP10
下面,讓我們看看前2月新能源物流車城市銷量情況。
2023年1-2月,新能源物流車總銷量近1.77萬輛,同比增長61.5%,277座城市有銷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4座城市。
從城市來看,深圳、佛山、東莞位列前三,累計銷量為3734輛。其中深圳合計銷量為1520輛,奪得冠軍寶座;佛山和東莞銷量相差不大,分別是1130輛、1084輛,位列第二、三名。
從同比來看,除成都外,其他城市均為正增長。東莞增幅最大,為1118%,份額提升4.1個百分點至6.1%;其次是北京,同比增長210.6%,而輕卡占據其總銷量的8成,由此看來,去年5月,北京要求4.5噸以下物流配送車輛均為新能源車的文件,收效甚好。
2023年1-2月,前十城市總計銷量市占比(47.5%)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前五城市份額也相比去年有所下降。這意味著前五城市的“蛋糕”被其他線城市分走,新能源物流車市場不斷擴大和下沉。
小結:從2月的銷量來看,TOP10城市均為正增長,市場正在回暖。與1月相比,佛山市、東莞市、南通市的表現十分突出,尤其是佛山市在排名上大飛躍,東莞市在同比上實現最大增幅,南通市首次進入TOP10。
從前2月來看,銷量前十城市的市場集中度不斷下降,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個百分點。深圳依然位居榜首,北京得益于輕卡銷量的增加位列第十位。而3月各城市將會有怎樣的表現?是否還會再一次“大洗牌”?
請持續關注3月29日-30日,電車資源、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促進會主辦、運聯智庫支持的“2023第六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會”。大會以“撥開迷霧·洞見未來”為主題,圍繞產銷量增長之道、商業模式革新展開探討,解析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解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新趨勢、新挑戰,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