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作為第一驅動力,對新能源物流車銷量的促進作用十分明顯。2022年12月,受國補退出影響新能源物流車銷量達57456輛(不含交叉型乘用車和物流重卡),翹尾效應顯著,創下年內新高。這也是近3年來單月銷量最高記錄,同比增長179%(去年12月銷量為20618輛)。2022年全年銷量超23.5萬輛。
整體來看,多家企業實現同環比增長,冠亞季軍企業依次為: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北汽福田、東風汽車股份,合計銷售19291輛,合計占比34%。TOP10企業全部實現環比、同比增長,其中長安跨越突破最大,同比暴增6775.6%,這與其去年基數低有關系。
12月銷量最高的企業依然是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幾近破萬輛,為9438輛,市占比為16.43%。遠程新能源商用車自6月起,連續7個月蟬聯銷冠。無論是從環比還是同比來看,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均實現增長,其中環比增長為82.52%,同比增長為145.46%。
12月銷量亞軍由北汽福田奪得,這也是北汽福田在2022年首次奪得第二名。12月北汽福田銷量為4972輛,環比增長279.83%,同比增長289.66%。
東風汽車股份緊隨其后位列第三,銷量與北汽福田差距不大,市占比為8.50%,環比增長187.79%,同比增長75.32%。
鑫源新能源、瑞馳新能源、開瑞新能源位列第4—6位,盡管鑫源新能源、瑞馳新能源、開瑞新能源三者名次差距不大,但銷量差距較大。
鑫源新能源以4467輛的銷量成績位列第4名,市占比為7.77%,環比增長80.63%,同比增長802.42%。
瑞馳新能源銷量為3994輛,位列第5名,市占比為6.95%,環比增長83.72%,同比增長191.96%。
開瑞新能源位列第6,銷量為3151輛,市占比為5.48%,環比增長20.41%,同比增長281.02%。
廈門金龍和長安跨越位居第7、8位,兩者銷量接近,同時二者均在環比、同比中取得重大突破。具體來看,廈門金龍銷量為2949輛,市占比為5.13%,環比增長780.30%,是TOP10榜單中環比增速最大的企業。長安跨越銷量為2819輛,市占比為4.91%,環比增長764.72%,同比增長6775.61%。
市場席位在第9—10位的企業是上汽大通和長安凱程,二者銷量接近,環比增速接近。同比方面,上汽大通增長286.45%,長安凱程增長203.69%。
此外,銷量突破1000輛的企業還有上汽輕卡、新吉奧汽車、廈門金旅、江鈴汽車、廣西申龍汽車、飛碟汽車等。
總結:國補退出標志著通過購置補貼直接刺激新能源物流車應用的時代已結束,補貼的最后一個年頭對市場造成較大刺激,因此出現年末翹尾效應。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級工程師蔡翠在第六屆中國新能源物流車綠色城配大會的演講指出,未來新能源物流車的發展動力逐步來自市場,應用逐步向非一線城市下沉,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期。電車資源預計,2023年新能源物流車銷量將突破40萬輛(含重卡、交叉型乘用車)。